新闻中心

“2022中国医师协会骨科专业技能培训班”暨“中国昆明脊柱畸形学术研讨会”圆满举办

发布日期:2022-11-09    浏览量:3655

金风送爽齐聚春城,群英荟萃共襄盛会。2022年11月6日,“2022中国医师协会骨科专业技能培训班”暨“中国昆明脊柱畸形学术研讨会”在昆明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畸形学组、骨科专业学院、galaxy银河集团骨科主办,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精彩呈现,galaxy银河集团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国际脊柱侧凸学会(SRS)会员王迎松教授担任本次大会执行主席。

16679560037533.png

开幕式国内脊柱畸形知名专家教授云集

大会邀请了国内脊柱畸形领域著名的30余位专家教授,围绕重度脊柱畸形、早发性脊柱畸形、退变性脊柱畸形等脊柱畸形治疗的常见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通过学术报告、主旨演讲、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分享国内外最权威、最前沿的学术观点、手术技巧和矫治经验,大会旨在为脊柱外科同仁提供与国内著名专家之间学术互动交流、分享经验的机会,提高国内脊柱外科医师在脊柱畸形领域的学术水平及治疗能力。

16679560208795.png

王迎松教授致辞

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王迎松教授主持,对各位参会专家教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王迎松教授介绍到,本次大会共有六项议程,将由国内脊柱畸形领域著名的专家教授给大家带来精彩的学术饕餮盛宴。

16679560423670.png

邱勇教授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脊柱畸形学组组长邱勇教授致辞,疫情无法阻止我们的学术热情,网络的发展让我们的线上会议高效进行,期待明年在昆明线下相聚,并代表脊柱畸形学组对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表示感谢,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16679560607794.png

仉建国教授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脊柱畸形学组组长仉建国教授致辞,昆医大附二院在中国脊柱畸形界起的作用非常大,我们的老前辈昆医大附二院的劳汉昌教授在1983年就参加了北京协和医院举办的第一届脊柱畸形研讨会,在解京明教授的带领下,昆医大附二院脊柱畸形治疗水平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希望在王迎松教授的带领下,云南的脊柱畸形的治疗水平更上一层楼。

16679560936914.png

 邱勇、仉建国、朱泽章、沈建雄、刘宝戈、周许辉教授发言

会议第一阶段,南京鼓楼医院邱勇教授以“脊柱侧凸合并高肩胛症:应该先做哪个矫正手术”为题,详细介绍了脊柱侧凸和高肩胛症干预顺序及治疗策略,并为大家介绍了高肩胛症的外观畸形、分型和治疗术式制定,为大会带来了他们的宝贵经验。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仉建国教授以“顶椎控制在生长棒技术中的应用”为题,以生长棒技术在实际临床运用中出现顶椎控制不良的病例为切入点,介绍了“顶椎控制螺钉”和“截骨+生长棒”等综合治疗技术在有效改善顶椎旋转和偏移方面的独到见解。南京鼓楼医院骨科朱泽章教授通过鼓楼医院脊柱畸形矫形术后内固定去除患者的诊疗经验,深入讲解和分享了脊柱畸形矫形术后内固定去除与否的见解。北京协和医院沈建雄教授以“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弯的治疗”为题,从神经肌肉源性脊柱侧弯的病因诊断、术中注意事项和治疗策略制定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协和经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刘宝戈教授以“神经与肌功能障碍来源脊柱畸形:评估与畸形矫形策略”为题,从神经肌肉源性脊柱侧凸的系统评估体系和个体治疗策略方面作出了讲解,为我们带来宝贵的临床经验。上海长征医院的周许辉教授分享了“胸椎稳定型重度Pott's畸形主动脉空间位置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提出关注胸主动脉走行、运用主动脉位置分型可有效指导术中截骨、置钉等操作,避免造成主动脉损伤。

16679561136694.png

郑召民、海涌、杨军林、李方财、王迎松、刘新宇教授发言 

会议第二阶段,聚焦极具挑战性的重度脊柱畸形矫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召民教授以“顶椎优先、序贯矫形、多棒固定技术:如何安全有效施行复杂脊柱侧弯矫形术”为题,对复杂重度脊柱畸形的治疗策略作了讲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海涌教授介绍了“严重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个体化精准规划与实施”及相关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杨军林教授以“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的SMA重度脊柱畸形的手术安全策略”为题对SMA重度脊柱畸形手术策略和MDT诊疗作了讲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方财教授分享了“成人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肺功能障碍的手术安全性”相关经验。galaxy银河集团王迎松教授以“重度脊柱畸形的形态学与临床特点”,讲解了重度脊柱畸形的形态学分类思路和临床特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新宇教授带来他们在“中重度脊柱畸形手术安全策略”方面的经验。

16679562144031.png

刘立岷、胡文浩、曾岩、陶惠人、杨强教授发言

会议第三阶段,着眼脊柱畸形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经验和对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立岷教授分享了“脊柱畸形术后感染的治疗体会”。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雪松、胡文浩教授团队以“强制性脊柱炎截骨手术脑脊液渗漏围术期控制”为题,对术后脑脊液漏的预防和治疗作了讲解。深圳大学总医院陶惠人教授分享了“脊柱侧弯肺部并发症及肺保护策略”,详细讲述了手术与麻醉深层次沟通、衔接保护患者术后肺功能的经验。北京大学曾岩教授向大家介绍“脊柱矫形手术中神经并发症的防治”,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策略是对该类患者治疗的重中之重。天津医院杨强教授以“成人脊柱畸形术后骨质疏松相关并发症及对策”为题,介绍了提高成人骨质疏松诊断率和治疗率在脊柱畸形矫形术后的重要意义。

16679562623035.png

钱邦平、丁文元、戈朝辉、杜世新、王林峰教授发言 

大会第四阶段,围绕脊柱截骨技术,南京鼓楼医院钱邦平教授以“非经典闭合的PSO截骨椎体重塑及临床意义”为题,对非经典闭合类型的PSO截骨诊疗经验及椎体术后重塑情况进行了分享。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丁文元教授介绍了“脊柱截骨技术的改良及临床运用”,通过截骨方式的发展及改良历程分享了UPVCR的临床运用及效果。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戈朝辉以“重度脊柱畸形矫治的截骨方式选择”为题,分享了不同类型及合并各种并发症的重度脊柱畸形矫治的截骨经验。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杜世新教授,以“PEO截骨矫形技术在脊柱畸形中的应用情景”为题,介绍了不同级别截骨术式的临床应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王林峰教授分享了“前中柱融合在脊柱三柱截骨中的价值”,介绍了脊柱前中柱在力学负荷方面的重要意义。

16679563207239.png

曹凯、马原、王宇、于淼、马维虎教授发言 

大会第五阶段,重点关注重度脊柱畸形牵引及退变形脊柱侧弯诊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凯教授以“术前头盆环牵引对重度脊柱畸形手术矫形的贡献”为题,介绍了头盆环牵引对降低手术截骨等级等方面的效果。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马原教授以“重度脊柱侧凸术前牵引有减小Cobb's的可能性吗”为题,分享了在适宜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运用术前牵引的重要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宇教授就“头盆环牵引应用于陈旧脊柱结核脊柱后凸”作了讲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于淼教授在“退变性脊柱畸形远端和近端退变”方面给出了他们的见解。宁波市第六医院马维虎教授以“微创侧方入路在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价值”为题,分享了退行性脊柱侧弯的诊疗经验。

16679563374715.png

赵胜、庄乾宇、康学文、苏培强教授发言

大会第六阶段,围绕先天性早发脊柱侧凸的治疗策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赵胜教授以“先天性早发性脊柱畸形矫治体会”为题,通过单侧固定融合理念和Y型截骨等方面对EOS的诊疗经验作出了分享。北京协和医院庄乾宇教授“腰骶段半椎体处理难点及策略”,从五个维度来介绍了腰骶段半椎体诊疗的协和经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康学文教授以“青少年多发半椎体畸形及手术选择”为题,讲解不同基因突变和分型对诊疗方案制定的影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培强教授带来“基于深度学习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Lenke分型和术后疗效预测模型的构建”,为人工智能辅助脊柱侧凸的快速诊断及筛查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16679564568008.png

大会每节内容都引起专家学者和直播线上观众的热烈讨论和积极回应

本次大会各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解,进一步强化了参会脊柱外科同道的使命感和方向感,让我们共同努力,继续为中国脊柱外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文图: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