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小王,男,23岁,公司职员
临床资料:自述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偶有左腰部钝痛不适,无身体乏力、午后低热及盗汗,10月前出现终末血尿,既往有泌尿系结核2年,双肾造瘘术后2月。
辅助检查: 膀胱镜下可见膀胱侧壁多发水草状突起,膀胱后壁见多发苔藓状增生物。
病理诊断:(膀胱肿物)肾源性腺瘤
病理报告发出后,小王非常焦虑,整天郁郁寡欢,失眠多梦,为了弄清楚该病变是怎么回事,随后来病理科咨询:“冯医生,病检诊断为膀胱肾源性腺瘤,我自己查阅了一些资料,自己现在很困惑,搞不清楚该病变是恶性还是良性?我现在还是学生,如果发生恶变的话,我该怎么办?”
面对该患者的困惑,冯医生给患者详细介绍了该疾病:
肾源性腺瘤是一种好发于尿路上皮的良性病变,主要指泌尿系统(如膀胱)的上皮成分出现化生性改变。发生该病变的原因可能与慢性泌尿系感染、结石、腔镜检查、外伤、泌尿系手术、肾移植等因素有关,这提示肾源性腺瘤是一种对炎症或创伤的刺激反应。因你之前患有泌尿系结核,同时做过双肾造瘘术,这些因素有可能导致肾源性腺瘤的发生。
该肿瘤发病年龄非常广泛,多以成年男性多见,儿童罕见。肾源性腺瘤常常缺乏非常特异的临床表现,多以血尿、膀胱刺激征为主要表现或者无明显症状仅以体检时被偶尔发现。可发生于泌尿系统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膀胱,尤其是膀胱三角区及后顶壁,其次为尿道、输尿管及前列腺。
肾源性腺瘤病变常局限于黏膜层,不侵犯肌层,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经尿道电切术。虽然肾源性腺瘤为良性病灶,但可以模拟多种恶性肿瘤,如透明细胞腺癌、前列腺腺癌和尿路上皮癌等,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潜在风险。如果病变多次复发的话,有部分可以进展为透明细胞腺癌。因该肿瘤在长期的随访中复发率很高,预防复发成为治疗肾源性腺瘤的关键。
因此,对于肾源性腺瘤而言,仍需积极治疗,需定期来医院复查,避免肿瘤复发或病情加重。
肾源性腺瘤的显微镜形态(图片来自作者)
文图:病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