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喜报 | 昆医大附二院在2023年云南省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多个奖项

发布日期:2023-12-19    浏览量:2575

2023年11月27-29日,为促进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云南省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省级决赛在昆明开赛。昆医大附二院组织妇幼儿专业的医务人员积极参赛,经过比拼,最终获个人一等奖1项,个人优秀奖2项,医院获团体优秀奖。

本次比赛得到全省各医疗机构的积极响应,前期经过云南省卫生健康委下属各有关单位层层选拔,来自全省22支代表队的142名队员参加最终决赛。昆医大附二院代表队的参赛选手在决赛现场,沉着冷静的表现,专业熟练的技术赢得了评委的肯定。

17029732383818.png

儿科张娴医生凭借精湛的危重新生儿救治的专业技术和能力获“云南省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危重新生儿救治项目”第一名,并被授予一等奖,并将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总决赛。

17029732552732.jpg

产科陈艳医生充分展示了医院和个人在危重症孕产妇方面的技术实力和责任担当,她关于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能力和水平得到评委肯定,获“云南省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危重孕产妇救治项目”个人优秀奖。

17029732701202.png

眼科唐永赢医生专注于儿童眼保健工作,他的儿童眼保健工作成绩和个人能力水平得到专家评委赞扬,获“云南省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儿童眼保健项目”个人优秀奖。

17029734849859.jpg

galaxy银河集团因参赛选手的优异表现和在妇幼健康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被云南省卫生健康委授予“云南省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优秀奖。

近年来,昆医大附二院致力于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尽全力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坚实保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2021年昆医大附二院率先在省级医院中完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建立起了基于“五大中心”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实现了院内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快速、高效和高质量,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筑起坚强防线。

17029735337443.png

病房内医护人员正在护理新生儿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昆医大附二院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于2020年3月30日通过省卫健委组织专家的现场评审验收,同年5月12日获批复同意成立。昆医大附二院是全国“爱婴医院”,儿科是云南省唯一具有省级儿科、新生儿科两个重点专科的学科。其中,新生儿科病区设有床位60张,分设NICU、早产儿病区、黄疸病区、感染病区、隔离病区。儿科全面开展专科疑难、危重病例的规范化诊疗及科学研究,在设备、技术及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全面的发展,与眼科、泌尿外科、胸外科、消化内科、麻醉手术科等多学科合作救治危重新生儿;开展新生儿手术,为产科提供保障;开展早产儿INSURE技术和LISA、MIST微创给药技术进行早产儿PS替代治疗水平,抢救早产儿NRDS患儿。后续配合早产儿黄金1小时保暖护理、母乳喂养、重力喂养、袋鼠式护理、Green baby集束化管理、早产儿胃肠外营养、早产儿呼吸支持、预防感染等早产儿综合管理,成功救治数百例极低体重、超低体重早产儿,降低了早产导致的多种疾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开展多模式呼吸支持、血液动力学监测、持续血液净化、腹膜透析、换血等技术成功救治危重新生儿。应用头颅床旁超声诊断进行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脑发育及脑损伤的形态学动态监测,实施早产儿脑保护策略,对早产儿和神经损伤风险的新生儿实施早期床边康复,进行超早期康复干预,开展NBNA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评估,与早产儿、高危儿出院后随访形成延续性管理。致力于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在云南率先开展新生儿骨密度的测定,在云南省首次进行了早产儿骨密度状况测定,并逐渐将该技术推广到更多早产儿中。承担红河州、保山市危重新生儿救治工作。新生儿门诊及出院年均总诊疗人次逐年增多,年均出院人数2000余人,年救治疑难危重病例600余人,病床使用率达97%。医院与全省100多家基层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关系,接收危重新生儿转诊。同时在救治儿童危重症疾病方面,依托医院多学科合作、凭借自身精湛的技术,儿科也拥有强大的实力优势。

17029735944673.png

急危重症孕产妇手术中,各学科主任在手术准备间待命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昆医大附二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于2020年3月30日通过省卫健委组织专家的现场评审验收,同年5月12日经省卫健委同意成立,是云南省第一批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昆医大附二院是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网络医院,产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在普通产科、母体医学、产前诊断,尤其是疑难孕产妇、急危重症孕产妇的诊治等方面一直处于省内领先行列,现承担昆明市、文山州、怒江州泸水市、兰坪县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2020年7月,医院组织多学科全力抢救一名“3次剖宫产病史+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3月、孕38周+4天”急危重症孕产妇,帮助其成功剖宫产娩一活男婴,母子平安。产科年分娩量4000余人次,年救治疑难危重病例1600余人,每年接收全省各地危重孕产妇30多人次,抢救成功率达到99%。中心通过不断完善妊娠风险防控措施和预警方案,完善抢救转诊流程,保证急救绿色通道畅通,强化孕产妇、危急重症服务管理,集中优势资源,团结协作,努力提高危重孕产妇救治服务能力,为危急重症孕产妇健康保驾护航,用扎实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支撑起危重孕产妇和每一个家庭的生命安全。

17029736703615.png

基层医生正在眼科技能培训中心接受学习

云南省中心眼库。昆医大附二院眼科历史悠久,自1974年独立建科以来,在几代人的带领下,在引领、融入云南眼科事业的发展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8年开展云南省首例角膜移植手术,1982年角膜实验室建立,角膜移植手术被列为眼科常规手术。1981年屈光眼肌室成立,开始开展儿童眼肌斜弱视防治。1983年承办全国第二届屈光眼肌、斜弱视学术会议,来自全国400多名眼科专家齐聚医院,至此小儿眼科及斜弱视手术成为昆医大附二院代表性手术。1983年眼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1994年3月成立云南省中心眼库。眼科始终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80年代起就积极参与云南省的防盲工作,在“白内障复明工程”“湄公河项目”“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中,眼科医生们踏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在2012年的云南白内障光明行动中,全省6万余例的白内障手术任务,附二院眼科就完成了6000余例。2023年12月昆医大附二院“眼科技能培训中心”“屈光性白内障培训中心”项目顺利启动。在防盲活动中通过技术下沉、技术支持、基层白内障医生培训等措施,不但使千千万万白内障致盲患者重见光明,也培养了大批基层眼科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眼科先后四次执行云南省的对缅白内障复明项目。一直以来,附二院眼科深耕细作,“以视觉质量为导向的人工晶状体选择体系”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是云南省白内障学组组长单位,引领全省白内障的规范化治疗,特别在精准屈光性白内障领域多年深耕,在科研临床方面均取得优秀的成绩和影响力!

 

文图:医务处  宣传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