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8日下午,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昆医大附二院“眼科技能培训中心”“屈光性白内障培训中心”项目顺利启动。
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曾勇在启动仪式上表示,附二院眼科在引领、融入云南眼科事业的发展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80年代起就积极参与云南省的防盲工作,在“白内障复明工程”“湄公河项目”“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中,附二院眼科医生们踏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在2012年的云南白内障光明行动中,全省6万余例的白内障手术任务,附二院眼科完成了6000余例。在防盲活动中通过技术下沉、技术支持、基层白内障医生培训等措施,不但使千千万万白内障致盲患者重见光明,也培养了大批基层眼科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眼科先后四次执行云南省的对缅白内障复明项目。一直以来,附二院眼科深耕细作,“以视觉质量为导向的人工晶状体选择体系”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是云南省白内障学组组长单位,引领全省白内障的规范化治疗,特别在精准屈光性白内障领域多年深耕,在科研临床方面均取得优秀的成绩和影响力!
眼科主任张远平在启动仪式上说,这次两个中心的成立不仅仅是昆医大附二院的,而是全云南省的。期待此次两个中心的建立能够弥补长久以来眼科医师培训过程中的不足,为云南省眼科培训出更多的合格眼科医师。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倪宁华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他说此次两个中心的建立让他倍感激动和欣慰,希望在各位导师的倾情教授的情况下,各位学员能学有所成。
启动仪式上,学员代表也进行发言。他表示很荣幸能代表第一批培训班全体学员站在这里发言。我们必定不负导师们的教导和期望,认真学习,造福患者,为云南省眼科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力量。
启动仪式上,曾勇院长为张煜宸老主任颁发特约讲师荣誉聘书。随后,张煜宸老主任为各位导师颁发聘书。简短的启动仪式后,各位学员在导师们的带领下进行仪器下实操,学习氛围热烈。
此次两个培训中心的顺利启动,将极大地助力云南白内障医生的培养,相信在两个培训中心平台的支持下,在导师们的辛勤付出下,各位学员能够汲取精华,满载而归,成为技艺娴熟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医生,为云南省眼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眼科技能培训中心/屈光性白内障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的成立,是基于眼科医生的成长特点和难点而设立。眼科医生的成长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既要有丰富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良好的显微外科基础。眼球解剖结构精细、手术空间狭小、手术容错率低,决定了眼科显微手术的特点是轻、巧、稳、准、狠。和普通外科手术医生的成长相比,眼科手术操作的特性意味着其学习曲线较长,单纯的临床工作实践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显微手术操作的瓶颈。突破瓶颈需要医生有极高的学习热情甚至是痴迷,同时也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韧性。专科显微手术训练营,特别是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导师团队领衔的训练营有助于瓶颈的突破。为此昆医大附二院举办了眼科基础显微手术技能培训及屈光性白内障全流程培训训练营,训练营聘请了张煜宸教授、李燕教授、张远平教授等12名省内知名白内障医生为训练营导师,他们中有临床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也有年轻医生在经过附二院实战班训练营学习突破瓶颈的学长,他们不但是具备教学经验更是具备学习经验的新晋优秀导师,这是云南省眼科医生培训的创新性举措。
训练营将以考核的方式选择热爱眼科事业、热爱眼科手术的医生作为学员,采取一对一导师制。通过动物眼实操与相关理论知识系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制定课程质量标准,培训时间为3-6个月,训练结束进行出科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间,直至培训合格,培训合格颁发培训合格证。眼科基础显微手术技能培训(初级课程)帮助年轻眼科医生认识眼科显微手术,并逐步开展眼科手术;屈光性白内障全流程培训分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超声乳化手术班(中级),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复杂白内障手术(高级班)两个班,通过培训学员能够全面、系统学习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全面提高我省白内障医生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方案设计、手术技巧、复杂病例全流程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文:眼科
图:宣传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