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技精湛 值得信赖】八旬老人膝关节微创置换术后两日下地行走 昆医大附二院加速康复外科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23-06-15    浏览量:3981

2023年6月10日早上,昆医大附二院骨科住院部,80岁的周阿姨(化名)正在助行器的帮助下练习走路。这距周阿姨做完左膝关节微创单髁置换手术刚刚过去两天。6月13日,周阿姨顺利出院。

术后两日就让下地行走 患者难以相信

患者周阿姨,80岁。今年1月份,陪伴周阿姨56年的爱人撒手人寰。周阿姨大受打击。从1月份开始,睡眠不好、有些抑郁、不想出门的周阿姨左膝盖也开始疼了。“最开始是缓慢地疼,后来疼痛加剧,膝盖好像‘塌陷’下去一块,疼得走不动路。”周阿姨说。辗转到几家医院求医后,患有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性病变的周阿姨来到昆医大附二院骨科。

骨科鲁宁副主任医师接诊后,考虑到周阿姨年事已高且有基础性病变,便立即启动了加速康复项目。“启动加速康复外科项目,对周阿姨来说不仅能解决膝关节的病痛,也能帮助她战胜抑郁情绪。”鲁宁说。

16867912793191.png

按照计划,周阿姨于6月8日做了左膝关节微创单髁置换手术。两天后,10日早上医生来到周阿姨的病床前,让周阿姨下床锻炼,周阿姨迟迟不肯。“做完手术才两天就能走了?”周阿姨问。“你就放心走,出问题我负责。”主管医生坚定地回答。

在医生的鼓励下,半信半疑的周阿姨顺利地走出40多米。“有一点点痛,但是不影响,膝盖完全不痛了,以前别说走10米,走一两米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周阿姨开心地说。当天下午,周阿姨又借助助行器锻炼了一次,这次她出去更远。

加速康复外科让患者感觉很不一样

这次住院,让周阿姨觉得昆医大附二院骨科和之前住过的所有医院都不一样,这是因为医院为周阿姨启动了加速康复外科项目。

快速康复外科需要多学科合作才能完成。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每一个成员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保证项目高速、平稳地到达终点。

因为伤心过度,从1月份以来周阿姨的睡眠、饮食都大不如前。入院第一天,昆医大附二院精神科的心理医生立即对她进行了心理干预。

除此之外,周阿姨手术前的营养状况也很不理想。“术前营养不良如果得不到改善会对伤口愈合造成较大影响。”6月10日,昆医大附二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孙海嵩说。周阿姨入院后,临床营养科会诊发现,周阿姨营养不良,且“能量”储备不够,随即给周阿姨开出了营养处方。通过营养处方的调整,周阿姨在手术前储备了足够的“能量”。

“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加速康复外科推行以来,需麻醉科关口前移,在病人入住后就立即研究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式。”昆医大附二院麻醉手术科副主任陶建平说。针对周阿姨的基础性病变和身体状况,昆医大附二院麻醉科指定了椎管内麻醉的方式。“手术的时候,周阿姨是清醒的,术后也不需要住ICU,不仅节省费用,也减轻了患者痛苦。”陶建平说。

全过程用药管理为患者迅速康复助力。周阿姨一住院,昆医大附二院药学部负责人李珂佳就安排药师开展工作。“根据周阿姨的身体状况,常驻骨科的药师对她进行了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案,并开出术前抗菌药处方。”李珂佳说。术前的抗菌药物能有效地预防手术后出现的感染,与此同时,考虑到周阿姨可能因为年事已高对疼痛很敏感,药学部又抽调在疼痛科常驻的药师为她量身定做减少疼痛的方案。为避免术后出现血栓,在手术结束之后,药学部抗凝药师为周阿姨制定术后防治血栓的用药方案。患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病人用药更需要谨慎。“肾功能不全一定要关注血液中药物浓度,如果浓度低,会延长恢复期;如果浓度高,会影响肾功能,因此,药学部要精准用药,通过患者血液中的药物浓度监测,把药物浓度控制在范围内,既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又不损伤肾功能。”李珂佳说。

16867913249353.png

手术的成功让周阿姨心里的那个“要去圣彼得堡的街上散步”的梦想又一次活跃起来。“原本我以为我的这个梦想已经无法完成了,但是这次昆医大附二院骨科的专家们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真的非常感谢。”

2023年6月13日,周阿姨术后五天,在昆医大附二院加速康复外科多学科团队的精心治疗下,80岁的周阿姨顺利出院。“周阿姨这次手术很成功,出院后她步行的距离可以大大增加。”鲁宁介绍。

昆医大附二院快速康复外科项目实施以来,很多病人住院时间得以缩短,医疗费用相应得到节省,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痛苦,真正将医疗福利惠及人民群众。


文图: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