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您们!是您们的全力以赴和精湛技术,帮助身处异乡的我们坚定信心、战胜病魔。”2023年4月25日,突发神经重症疾病、来自新疆的李先生和家属脸上洋溢着轻松喜悦的笑容,正在与昆医大附二院医护人员道别。李先生经过昆医大附二院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部等多学科诊疗,与死神擦肩而过,好转出院了,返家继续行康复训练。
李先生,来自新疆,今年2月与妻子长途自驾来到云南旅行。2月25日,李先生因“胸背部疼痛、四肢乏力”到昆医大附二院急诊医学部就诊,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收住神经内科。入院后患者病情进展迅速,2月27日因呼吸衰竭,气管插管后转入重症医学科行高级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转入后,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为患者制定了详细治疗方案。但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进程快且复杂多变,中间出现了呼吸减慢、意识障碍等危急情况。重症医学科根据患者病情进展,随后在多模态神经功能监测导向下给予患者相关脑保护治疗。同时ICU、神经内科联合上海华山医院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为患者进行进一步对症治疗,帮助患者度过了病情最危险阶段,意识功能逐渐恢复。随后,ICU、神经内科、康复医学部组建了多学科诊疗团队,不断分析、研究患者病情,适时调整完善治疗方案。在多学科团队和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月后患者病情有了极大的改善,成功脱机。4月25日,患者好转出院,返家后继续行康复训练。出院时,医护人员与李先生和家属详细交代了居家康复的各种细节,同时留下联系方式,进行网上实时指导和答疑。
ICU床旁多模态神经功能监测
昆医大附二院在给李先生精心治疗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李先生一家身处异乡、突发重疾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也给予李先生和家属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关怀,帮助他们坚定信心,直至李先生好转出院。
科室风采
昆医大附二院重症医学科始建于1990年1月,是国内较早成立重症病房的学科之一,承担全院各种急、危重症患者诊治,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新型临床学科。三年来,科室先后派出医护工作者近30余人奔赴援鄂、援沪、援边救治一线,为危重症患者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发展为三个病区,共53张床位。
科室于2010年成功申报成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2018年获“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目前是云南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云南省重症医学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单位、云南省重症医学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2020年获“云南省青年五四奖章”。
科室始终把提高医疗质量和改进医疗服务作为永恒追求的目标,拥有经过严格训练、一流水平的医疗和护理专业队伍;在重症超声、血流动力学及脓毒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及全面监测、肠内营养支持、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防治、体外膜肺、杂合式血液净化、危重症凝血障碍等方面建立了学科特色及优势;集中了全院最先进的监测治疗设备,其中包括BodyTom移动CT、GE Vivid E95大型彩超、体外膜肺等世界先进设备,可为患者提供全面监测及诊治;年收治重症患者近2700余人,收治危重症患者生存率达到96%以上,是云南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危重病治疗抢救基地之一,相关技术水平位居国内一流。
文图: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