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中国的宣传主题是“优质资源下沉、人人享有健康”。2023年以来,昆医大附二院立足优质资源下沉,充分发挥三甲医院优势,多措并举以实际行动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基层百姓身边,帮助群众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解决实际困难,全力促进人人享有健康。
依托专科联盟,服务基层百姓健康
为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优质的医疗服务,昆医大附二院加强与基层医院的专科联盟建设,持续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2021年,昆医大附二院脑血管病科与易门县人民医院建立长期帮扶关系。自2021年7月开始,每月第三个星期五,昆医大附二院脑血管病科团队定期到易门县人民医院坐诊,为易门脑血管病患者保驾护航。2023年3月17日,“世界卫生日”来临之际,昆医大附二院脑血管病专家赵晓红副主任到易门县人民医院坐诊。就脑梗塞、脑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脊髓血管畸形等疾病,为易门县基层患者进行了面对面问诊和咨询。
脑血管病科医护团队在易门县人民医院例行坐诊过程中,为易门县人民群众解决了很多疑难病例,真正做到了送医下乡、送医到家。其中,一位大爷,因突发失语右侧肢体偏瘫3小时到县医院后又转到了市医院,医生和家属沟通后觉得手术风险高,当时未做手术,急性期过后又转回县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昆医大附二院脑血管病科杨勇涛副主任医师有一次例行坐诊时,了解到情况后,便去会诊这个病人,仔细看过资料评估完病情后,杨勇涛副主任考虑患者脑内还有大面积缺血但未坏死区域,有行血管再通手术的价值和可能,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表示愿意冒一定风险进行手术尝试。随后,杨勇涛副主任为患者行血管再通手术,手术顺利效果良好,术后患者言语和肢体活动均明显改善,家属感激万分。截至目前,昆医大附二院脑血管病科共为277位易门县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得到了易门县人民群众的好评。
除脑血管病科外,自2018年3月开始,心血管内科团队也在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五长期到易门县人民医院坐诊。除为老百姓看诊以外,各科室还立足提升当地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开展讲座、现场指导、参与会诊等方式,加强对易门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培训指导,将最新的诊治理念、先进的技术水平等带到基层医院,在易门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诊疗团队,切实为基层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立足对口帮扶,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昆医大附二院始终关心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全力支持对口帮扶工作,通过“输血+造血”的形式,做到真帮扶、真提升。近年来,医院完成对口帮扶县级医院项目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帮扶怒江州人民医院、泸水市人民医院、福贡县人民医院等提高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怒江州人民医院通过三甲医院评审,福贡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在州市建立100多个专家工作站,共派出36支医疗队193人前往10余个州市县医院开展对口帮扶;接收省内外各级医院进修医师共计2230人,加强基层人才对口培养,对口培养15个地区44名基层人才。
2023年3月9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组团式”对口帮扶工作,昆医大附二院开启2023年对口帮扶医疗队轮换。本次对口帮扶轮换,昆医大附二院组织了6支医疗队,分别奔赴怒江州人民医院、泸水市人民医院、福贡县人民医院、瑞丽市人民医院、宁蒗县人民医院和易门县人民医院;队员的选派精准对接受援医院需求,涉及肝胆胰外科、妇科、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心脏血管外科、脑血管外科、消化内科、肿瘤科、临床营养科、风湿免疫科、麻醉、病理、放射、感控等专业,帮助各受援医疗机构加强弱势学科建设,强力推进对口帮扶各项政策及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2023年完成轮换以后,各驻地对口帮扶医疗队积极融入驻地医院,通过开设专家门诊、培训指导、带教授课等方式,扎实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水平提升。其中,按照“组团式”对口帮扶的安排部署,昆医大附二院肝胆胰外科陈鹏教授作为医院“组团式”派出专家之一,担任宁蒗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鹏院长到任后,深入调研宁蒗县人民医院情况,总体制定医院学科发展规划及人才培养计划,并到医共体各分院调研了解医共体建设及服务能力情况,科学谋划医院发展。2023年,按照宁蒗县人民医院能力提升建设要求,昆医大附二院在队员轮换时提供精准帮扶,建立倪俊学专家工作站和赵宁辉专家工作站,通过专家站平台带动宁蒗县人民医院在党建、管理和神经外科建设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派驻了妇科罗金和重症医学科张瑞凌两位专家,帮助宁蒗县人民医院加强妇科和重症医学科建设。两位专家积极开展工作,在对所在科室和学科进行深入了解后,制定帮扶工作计划,通过开展专家门诊、技术指导、新技术开展、强化诊断标准培训等方式,全方位开展工作。3月9日晚完成轮换,3月17日罗金医生便通过B超检查,指导县医院妇产科明确一例产妇疑难诊断,为宁蒗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对疑难疾病的诊断开了好头,积累了实战经验,为提升医院妇产科学科实力,推动妇产科学科建设奠定技术基础。进院一个多月以来,两位专家在提升学科能力的同时,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等形式帮助妇产科、重症医学科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力争为宁蒗县人民医院培养一批学科优秀人才,为医院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妇科和重症医学科队伍,持续造福宁蒗县人民群众。近年来,医院驻宁蒗县人民医院帮扶医疗队共开展钳夹法结扎主胰管胰体尾切除术、经腹屋顶样切口入路膈肌修补术、肝实质优先的左半肝切除术等40余项新技术。
此外,医院每一组对口帮扶医疗队,通过队员和科室骨干结对培养、一对一带教,学术讲座、手术示教,将一些国内、外领域的学科新进展带到基层医院,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将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专家看病的承诺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
依托专家工作站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带动作用
昆医大附二院还充分发挥专家工作站平台作用,鼓励医院专家们到基层通过建立专家工作站的形式进行帮扶,持续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水平提升。4月1日至2日,泌尿外科专家李炯明教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从昆明赶到福贡县人民医院开展爱心义诊、教学查房、手术带教工作。通过义诊为多名患者进行诊疗,并为两位患者分别进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下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精准经皮肾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同时开展了福贡县人民医院首例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和C臂定位下的经皮肾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标准化操作,精准快速的建立穿刺路径,让福贡县人民医院外科泌尿体系在技术短板方面得到有力支持,让广大泌尿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了省级专家医疗救治服务。
近年来,昆医大附二院用心用情做好基层帮扶工作,各专业学科专家通过在基层医院建立专家工作站的形式,带动基层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专家们通过下沉到建站医院开展义诊、教学查房、手术带教等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建站医院相关学科体系建设发展。为基层医院医生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持续巩固提升基层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通过“传、帮、带”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为人民群众疾病诊治努力,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履行公益职能,增强人民健康意识
近两年,医院组织科室进乡村、进社区开展义诊活动近百次。骨科多次到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开展“脊柱侧弯”义诊、“手足畸形”义诊,为当地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带来曙光与希望。
自建院以来,昆医大附二院始终把履行公益职责作为己任,在一个个重大历史关头和急难险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总是能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看到附二院人敢于担当,不辱使命的身影。医院立足院内院外两个战场,统筹推进日常诊疗和疫情防控,先后组织3支“百人团”,为疫情防控贡献巨大力量。选派9批96名医疗队员开展抗疫援边工作,受到当地人民政府高度肯定和致信感谢;协调派出多批次医护人员圆满完成COP15、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国—南亚博览会等重要会议医疗保障、院外采样、疫苗接种等指令性任务。医院勇担使命,全面落实对口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持续对昭通市鲁甸县桃源回族乡铁家湾村进行对口帮扶,顺利完成脱贫任务。近两年来按照要求完成选配驻村队员,医院帮扶的拖姑村、铁家湾村分别被评为省级党建先进模范单位、县级爱国卫生示范村。驻村干部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在基层开展健康宣教和科学普及工作。同时院内医务人员,通过开展医护联谊会、健康讲座等方式,不断增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意识。
2023年,医院创新工作方法,通过与滇医通挂号平台合作,借助滇医通平台开办“直播问专家”线上义诊活动,每周三中午12:00-13:00定时在滇医通上线直播,各相关专家团队在线上普及健康知识,回答患者问题,将健康知识和问诊咨询送到患者身边,为精准患者用户提供实用的意见建议,得到网友患者们的一致好评。
昆医大附二院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患者为根本,多措并举切实做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取得实效,盯牢细节问题,充分发挥医院优势,确保优质医疗资源享受在基层人民群众的身上,不断助力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提升。
文图:医务处 宣传管理办公室